关于备孕以及生育是否有所谓的黄金阶段?这是每一个渴望宝宝的家庭所关注的话题。今天医生就和大家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女性年龄和生育力的关系以及如何提升怀孕几率促进生育成功率。
一、女性随年龄增长不孕症发病率增高
女性一生中一般只排400-500枚卵子,所以从女性初潮开始,育龄期一般持续约30余年。理论上的育龄期女性指15岁至49岁之间的女性。但并非全育龄期都是的怀孕时间。
一般认为,女性的生育年龄是22-28岁。在生育方面,超过35岁即为高龄,40岁及以上为专业龄,45岁及以上为非常专业龄。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受孕的难度在逐步升高。在25-29岁的女性中不孕症的发生率约为9%,而在40-44岁的女性中不孕症的发生率高达64%。同时高龄女性怀孕后也伴随着较高的流产危险。在40岁以后怀孕的女性中,有超过30%的人会发生流产,45岁以上的流产率会超过50%。
二、现阶段还不想生育怎么办?
目前已鼓励实施生育三孩。有研究表明,如果仅通过自然怀孕(不使用“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治疗): 想有90%的机会能组建1孩家庭,最迟需要在32岁着手准备; 想有90%的机会组建2孩家庭,需要在27岁着手准备; 想有90%的机会组建3孩家庭,需要在23岁着手准备。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希望生育的子女数,安排自己的生育计划。
可以从这三方面做起:
(1 )、选择合理的避孕方式,不滥用紧急避孕药,减少人工流产。女性朋友千万不要将紧急避孕药当成常规避孕方式来使用。而反复多次的人工流产对于女性的生育能力也可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2)、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保持正常的体重指数;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3)、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超剂量电离辐射、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二噁英、双酚A、重金属镉、汞、铅等。
三、影响两性生育能力因素
生育能力具有个体差异。生育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污染、社会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
(1)、生理因素
年龄
年龄是影响生育力最主要的生理因素。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女性在25岁后生育力随年龄开始逐渐减退,32岁左右下降趋势增加,并在37岁后下降尤为明显。
高龄女性生育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卵巢的衰老,包括卵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这是伴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自然生理现象。
体重
将体重指数(BMI)≥28kg/m2定义为肥胖。BMI≥28kg/m2会出现生育能力的减退,可能导致受孕困难。
(2)疾病因素
1、影响精子/卵子生成的疾病,如:遗传性因素/免疫性因素等导致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生精功能障碍、女性卵巢手术史、曾进行放疗或者化疗等;
2 、与女性排卵障碍相关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
3 、与女性输卵管异常相关的疾病,如:输卵管阻塞、慢性盆腔炎症、既往输卵管妊娠史等;
4 、女性子宫异常相关的疾病,如:宫腔粘连、子宫腺肌病、子宫畸形等。
(3)、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物的长期暴露可能使生育力受损。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主要包括: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二噁英、砷和重金属如镉、汞、铅等。
另外双酚A(BPA)作为增塑剂,广泛应用在塑料制品中,比如食品包装、运动器械、医疗设备等。人们可能通过饮食途径暴露于BPA。
另外环境空气污染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甲醛、香烟烟雾等也影响生育力。
四、社会、精神心理因素及其他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可能导致女性排卵功能障碍,影响卵巢功能,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卵巢功能下降。
不好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过度锻炼、营养不好、睡眠不足等,也会影响生育力。
五、如何筛查自己的生育能力
生育能力的衰退早期可能没有特征性的表现,所以在早期很难通过自查发现生育力的下降。需要到医院通过专业医生的检查才能准确评估。
除了年龄之外,常用的评估生育能力的检查包括: • 女性:基础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经阴道妇科B超+基础窦卵泡计数(AFC)、输卵管造影术; • 男性:精液检查。
但是如果当身体出现以下情况时,有可能造成生育障碍。如果有生育意愿,建议尽早医院就诊进一步评估。
• 各种原因导致的房事障碍;
• 月经周期不规律(两次月经首先天之间的间隔,短于21天或者长于35天);
• 曾进行输卵管、子宫或者卵巢手术;
• 曾有连续两次或者以上自然流产;
• 男女双方任意一方因疾病即将进行或者曾经进行过放疗/化疗。
希望备孕的夫妻不要焦虑,调整好心态主动寻求医疗帮助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